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扶贫过程中的“画饼”现象

    信息发布者:zhangguancun
    2018-08-30 11:50:06   转载

    果苗种下去、牲口刚养上,就开始宣传收益;

    对上讲成绩、对下许好处,到头来却难兑现;

    ……

    日前,《半月谈》刊文披露了当前我国部分地方扶贫工作中的一种乱象:将预期收益当作扶贫成效,“只把蓝图描绘好,却无法真正达到扶贫效果”,并形象地将之称为“画饼”式扶贫。

    扶贫过程中的“画饼”现象


    讲成绩、许好处、难兑现

    《半月谈》披露了这么一起典型案例——

    2017年,西部某贫困村村支书信心满满地介绍,该村集体经济组织种了工业辣椒200亩,项目保底产量为每亩2500斤,且有龙头企业保底收购,收购价为每斤1.5元,还有技术人员指导,除掉每亩1200元的成本投入,年底最少可赚30万元。辣椒地里还套种了凉薯,产量至少2万斤,凉薯市场价为1.5元一斤,除掉种植成本,最少可以赚2万元。

    如果事情按照该村支书描述的“理想状态”发展,该村脱贫致富指日可待。

    然而,不久前,媒体回访该村时却发现,去年该项目不仅没有挣钱,还净亏20多万元。村支书解释道:“不是村民不努力,只是技术不到位。辣椒平均产量连每亩1000斤都没达到,有的甚至没有结出辣椒;凉薯成熟后,市场价暴跌到5毛钱一斤,100斤凉薯的收入还抵不上挖这100斤凉薯要支付的人工费,几万斤凉薯烂在地里了。”

    扶贫过程中的“画饼”现象


    类似现象并非少数。

    中部某省山区贫困镇选择种植茶叶作为该镇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,承诺每年给贫困户带来不菲分红收入,但到目前为止,贫困户只拿到一些务工费。

    华南某省一些贫困村在宣传贫困户脱贫增收时,刚刚种植的柑橘树等,已经精准计入收益;刚养的鸡,被按照每只保守100元左右价格折算进贫困户年底收益中;养殖的蜂蜜,估计一箱产蜂蜜20斤左右,收60元一斤,但实际产量不仅没达到,蜂蜜也存在滞销情况……

    更有甚者,有的地方明知扶贫产业已出现问题,对外宣传却罔顾事实,夸赞形势一片大好。不少扶贫干部反映,在一些地方,广为宣传的扶贫产业出了问题,但地方对问题不予重视,不愿意真正下功夫、想办法解决,仍是一味地对上讲成绩、对下许好处。

    扶贫过程中的“画饼”现象


    根子是形式主义在作怪

    一些地方在扶贫过程中之所以存在“画饼”现象,客观原因是对市场、技术等不了解,存在信息滞后;主观原因是为了迎合上级的考核,不仔细研究分析、稳步推进,而急于出成绩,“胡搞一气”。

    “扶贫产业考核,上级要知道产业项目每年的大致成效,所以有一个层层压实的考核机制,也就是说年初、年中的某些月份要写帮扶计划,而且要上报预期收益。”某驻村第一书记说,上报的预期收益,还须是量化的数据,所以大家只能预测,且将增收预期在一定范围内讲得越多越好,这样既对上级好交代,又可以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产业扶贫。

    这位第一书记还表示,为了完成对扶贫预期收益的考核,也就是产业扶贫这一项考核指标,一些地方急于引进一些产业项目,而忽视这些产业是否适合当地的发展,甚至只顾引进,不顾管理、不顾培育。

    预期激励本身没错,但“许诺”的预期收益如果没有实现,折腾的不仅是贫困村的人力、物力,贫困户的生计也将深受影响,对政府公信力更是一种变相伤害。

    民心难得而易失。扶贫“画饼”,其根子还是形式主义之风在扶贫领域的作祟,折射出个别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、党性修养不足的大问题。

    扶贫过程中的“画饼”现象


    既要治拖延病,更要防急躁症

    扶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,产业发展,更是需要长期培育,久久为功。

    一些扶贫干部认为,预期目标可以为扶贫工作提供动力机制和目标导向,但不能将项目计划、产业收益变异为层层加压的考核指标,更不能以预期来替代实际收益,以“画大饼”来替代实际扶贫效果。

    广东某地扶贫办主任说,产业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客观的问题,扶贫干部要有清醒的风险意识,不能以为产业引进来后就万事大吉了,还要在管理上下功夫。

    真扶贫、扶真贫。对党和政府而言,既要治拖延病,更要防急躁症,要完善考核机制、将减贫实绩与干部考核挂钩,又要用“民意”甄别干部,挤干扶贫成效中的“水分”,对“假扶贫”、“扶假贫”者“打板子”、“摘帽子”;党员干部也要“工作向上看,身子向下沉”,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,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,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,下深水、摸实情、出实招,在扶贫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。

    扶贫过程中的“画饼”现象


    “党员干部要杜绝虚、浮作风,脚踏实地抓扶贫,定好产业政策以后,就要下力气去培育,切莫让扶贫成为纸上画饼。”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,扶贫效果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口碑和实际获得感。

    “成果要实不要虚,扶贫靠干不靠吹”。全面小康的道路上,一个都不能少、一个都不能掉队。这是一种决心,更是一种态度。在脱贫攻坚的赶考路上,如何干出群众认可的真政绩、如何为群众摘掉“贫困帽”,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深思。


    来源 | 综合 中国网、半月谈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